随着楼市止跌企稳并逐步升温,广州土地市场再次喧嚣起来,频现“地王”,土地价格被不断刷新超越。然而,与此同时,2007年拍出的27个“地王”却有24个未售或未动工,甚至闲置长满荒草。
缘何开发商闲置“老地王”不建,却又不断拍出“新地王”?“地王”频出的背后,开发商究竟打着什么样的算盘?而这种土地市场之怪现状,又将会为房地产市场带来怎样的不利影响?
“老地王”为何闲置
在广州白云区金沙洲,保利地产2007年竞拍的“地王”仍然没有建起一栋楼,地上的荒草在阳光下显得郁郁葱葱。看上去,与两年前并无太大变化。
回到2007年9月11日,保利地产出手阔绰,以21.2亿元和20.8亿元夺得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金沙洲的两块土地,楼面地价分别高达8769元/平方米和8112元/平方米,这两块土地也成为金沙洲的“地王”。
与2007年的风光无限相比,当下,这两块“地王”显得有些落寞。近两年过去了,“地王”上面仍没有盖起一间商品房。
而这不是个案。“在2007年拍卖的土地中,不少土地都在晒太阳。”据广州合富辉煌首席分析师黎文江介绍,“2007年广州市共卖出住宅地294万平方米,平均楼面地价4622元/平方米。若以此均价为基准,有27块土地的成交价高于此均价。为方便称呼,这27块土地通称为区域性“地王”,然而直到目前,有24块“地王”未售或未动工”
“老地王”闲置与楼市低迷有关。“因为面粉都贵过面包了”广州寒桐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韩世同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去年金沙洲不少楼盘售价只有约6000元/平方米,而“地王”楼面地价则已超过了8000元/平方米。这样的话,开发商就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让地王晒太阳,要么退地”
而据了解,在目前政府硬约束不足的条件下,开发商不会因为闲置“地王”遭受太大的损失。据媒体报道,这些晒太阳的地王几乎都没有足额缴纳土地出让金,而且退地成本较低,其中以广州市2007年未开发土地中总价最高的广州开发区土地为例,这块地尽管拍出了44.75亿元的天价,但是最初开发商的定金只有8000万,占整个地价的不到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