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房者:陶青,1982年出生
供房状态:2006年买了大关一套61平方米的房子,
总价50万元,贷款30万元
陶青(化名)是名工程师,嘉兴人。虽然工作才6年,但已拥有一套68平方米的住房。而最让他自豪的是,除了首付外,这套住房是他和老婆两个人自己供的。
昨天,和记者聊起供房的情况,陶青的语气是轻松的。
他说,自己幸亏早两年就买了房。
大关的房子建于1998年,房价只要8000多元/m2,61平方米的房子总价只要50万左右。当时他只工作了3年,手头只有七八万元存款,靠父母赞助,总算凑起了20万元首付。不过,小夫妻也和父母约好:以后的按揭贷款就自己来还。
回忆起刚买房的那段艰难日子,陶青还是有点不堪回首。他说,因为买房,他辞掉了轻松的工作,重新找了份累但收入高的工作。
陶青和妻子都是嘉兴人,从小青梅竹马。买房那年,夫妻俩年收入8万元,月收入6000多元。30万元的房贷贷了10年,每个月要还3500元左右。陶青记得,当时,每个月的工资奖金除了还房贷和日常必需开支后就所剩无几。妻子是个购物狂,平时买衣服崇尚大牌,但那段时间她好几个月也没添过一件新衣服。
更要命的是,因为这套房是婚房,一买进后他们就着手装修,手头更加拮据。那套房子花了10万元左右的装修费,整个装修过程是在购房后一年内完成的。开头几个月,正好是添置装修材料、家具、家电、厨卫、洁具大把花钱的时候,那段时间的日子真叫捉襟见肘。“每月的工资奖金还没领,就已经规划好了它的用途。这个月的工资用来买家电,下个月的工资用来买橱柜。一时周转不过来还要向朋友借钱。”陶青说。
房子的还贷才刚刚开始,开头就这么艰难,以后还怎么过?就在开始还房贷后5个月,学工业自动化的陶青闪电般地换了一份工作。比起原先的那份工作,这份工作显然辛苦多了。每周至少要出两三次差,面见各种客户,同别人谈业务。而之前,他只要坐在办公室里喝喝茶,上网聊聊天就可以了。但换了工作后,家庭年收入由原先的8万元一下子飙升到15万元,手头变得宽裕起来。
因为还贷,小夫妻更加相濡以沫。陶青忙着出差,妻子苏亚儿(化名)承担了所有的装修工作。从设计开始,到购买各种装修材料,再到后期的软装搭配,这些本该男人操心的事,苏亚儿竟然也从头到尾一个人全干了下来。
陶青说,比起那些至今还没买房的同龄人,自己还算幸运的。如果拖到今年才买房,按照现在的房价,自己可能就买不起房了。身边的80后同龄人就有两种情况,要么在2006年之前买了房,要么就拖到现在连房奴也做不成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