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夏
又到务工者返城时,媒体调查显示,著名的群租房小区浦东玉兰香苑3000套群租小房间,目前只剩下300多套,月内基本可以全部租完。不单单是上海,在北京等大城市,群租现象仍然大量存在。住建部针对群租所发的禁止房屋分拆、隔断、“化整为零”出租的规定,实际上成了一纸空文。跟群租房行情同样火爆的还有房租。节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房屋的租金持续上涨,涨幅可达10%,中介普遍反映租赁市场火热,成交单中租单已是卖单的五倍。
一头是房租猛涨,一头是群租禁令,夹在两个大磨盘当中的无房族,选择范围极小。难怪不少人都说,眼下出现的用工荒跟房租高企脱不了干系。随着紧锣密鼓的房价调控政策,房价似乎不怎么涨了,但也没有下降的迹象,房租倒是不折不扣地坚挺起来。按理说,调控政策发威后,房产交易量急剧萎缩,不少房东转售为租,租房市场的供应量应该大大增加了,而市场需求应该说没什么大的变化,供需关系决定价格,房租应该下降才对。要解释房租逆势上扬的原因,各种专家的理由不少。有人说房东对通货膨胀预期趋高,还有人说工薪上调带动了房租上扬,也有人说,这是房东在转嫁房产税负和加息成本。另外还有:城市化仍在加快人口向城市集中,调控使一些购房者转而租房,房产中介趁机炒作……诸如此类。
其实有一种说法我觉得可能更靠谱:那就是实际租房市场的供应量在减少。因为投资客手里的空置房被冻结了,而这批房子原本是租房市场的主力。就比如说虹桥某楼盘最近抛出的20套二手房,因为其户型大价格高,属于改善型住房,以前个人接盘者可以用原本的小住房置换,小房子就进入了租房市场,或者进入首次置业房市场。限购令一下,这种链条式的市场关系可能就被冻住了。当然上海仍有一定量的空置房,但那些原本就没有到租房市场挂牌的房屋,也不会因为这次调控而转入租房市场。实际上是供应减少了,而不是增加。
种种理由有道理也罢,没有也罢,但道理不能当饭吃,更不能当房子住。房租上涨的直接结果就是:租不起房的人去群租。不要以为群租是一种门槛很低的居住方式。在我们这个城市,要获得一间4、5平方米的群租小隔间,往往也需要200-600元不等的月租金。还有不少贫困的求职者生活在这一水平之下,例如10元一晚的求职旅馆,还有流连在网吧、快餐店过夜的人。连这个也承担不了,那就是被挤出这个城市。
在一个通往高房租的快行线上,注定有人会怀念当年 “租房比买房合算”的时代,曾经一度严重偏低的租售回报比,让无数年轻人做起了租房结婚、租房生子的美梦。美梦醒后,事实是没有自己的一套房,就必须接受房租市场剧烈波动的考验,而且这种波动越来越像当年的房价,让人总是跟不上它的脚步。当我们看到重庆人排长队求租公租房、北京公租房价格堪比市场价……能不能找回租房过日子的信心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