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一定没想到,自称“小公司”的中化方兴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成为其争夺广渠路15号地的最大对手,而最终,中化方兴以40.6亿元的价格拿走了北京甚至全国的新一届地王。
有央企背景的地产企业进军一线城市拿地,已经不止是中化方兴一家。而以万科为代表的大企业却多避开一线城市选择二、三线抢地。
集中拿地使得地王纪录不断被刷新,土地市场再现2007年的疯狂,这与2007年地王频现的场景是何等地相似。然而,上一轮地王还未被消化完,新一轮地王又来势凶猛,土地市场因开发商的热抢而吹起了泡沫。
国字号房企杀入一线城市
6月30日,在广渠路15号地拍卖现场,SOHO中国、万科、保利等一线大型品牌开发商悉数到场。
然而,这不光是一场豪门之间的夺地大战,当竞价达到白热化阶段,一直沉寂的中化集团子公司中化方兴开始杀出重围,与潘石屹代表的SOHO中国把价格追加到39.5亿元后,潘石屹很激动地与坐在其后方的中化方兴的代表交涉,然而中化方兴表现出志在必得,新报出的价格超出了潘石屹,而此后潘石屹不再报价,一脸轻松地作壁上观。
最后的厮杀在保利地产和中化方兴之间展开,当保利地产新报出一个价格,中化方兴马上追加上去,双方咬得很紧,最终中化方兴将广渠路15号地揽入怀中。拍卖结束后,潘石屹向中化方兴代表竖起大拇指。而潘石屹认为,自己的心理底线是33亿元,自己是没有办法,不得不一路追加到39.5亿元。
在一线城市,潘石屹并不是在土地市场被黑马掀倒在地的唯一一家。6月26日,北京水源九厂地块遭到成都中泽地产公司、中信地产、远洋地产、北辰实业(601588,股吧)等的热抢,最终被成都中泽地产公司以19.6亿元价格夺走,成为新任的地王。而成都中泽地产公司为中国电子开发子公司,中国电子曾在广渠路10号地上与富力地产叫价到最后,也被认为是一匹势必在北京拿地的黑马。
大品牌房企退居二、三线
随着有央企背景的房地产开发商进入一线城市拿地,而大型品牌房企则稍显谨慎。
据克而瑞(中国)研究中心统计的数据显示,以万科为代表的资本化的大型品牌房企把拿地目光转移到二、三线城市,今年万科共拿下7块土地,其中一块位于广州,其他6块位于无锡、厦门、青岛等二、三线城市。以碧桂园、世贸为代表的民营大型品牌房企拿地也偏向二、三线城市。
一位大型房企负责拿地的人士向记者表示,每块地都会经过精细的测算,如果超过底线,将不会举牌了。大型房企都是全国战略,不必在一块地上竞争太激烈,在全国还有其他机会。
阳光100常务副总裁范小冲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由于一线城市土地供应有限,又有成熟的市场,因此受关注高,吸引了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大型央企、大型品牌房企等众多开发商热抢,地价也因此水涨船高。而二、三线城市房价与一线城市相比偏低,相对分散,开发商拿地的风险较小,这也让有丰富开发经验的品牌开发商向二、三线城市转移。
事实正是如此,各地地王不少是由具有国企背景的初入房地产行业的企业拿走。范小冲对此表示,这些企业有资金,但是又急于在一线城市打出品牌,高价拿地做精品项目,也是这类企业进入房地产行业的一种方式。
面对这样的竞争者,有长期开发经验的企业都退避三舍。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表示,这与国企的体制有关,只计算盈利水平而很少注重亏损成本。而民营企业盈亏都是企业自己的,所以拿地更加谨慎一些。
开发商豪赌房价 上涨吹起泡沫
当小阳春让众多房地产开发商荷包满满的时候,信贷政策的放松,各路资金纷纷进入房地产行业,不光使土地争夺激烈更使地价节节攀升,也吹起了土地市场的泡沫。
苏格兰皇家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贝哲文预计,今年下半年将出现通缩,由于内地原材料价格偏高,相信明年通胀存在压力。而在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增长的基础上,政府过度依赖房地产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未来六个月房地产业或出现泡沫。
一大型品牌开发商向记者表示,房地产门槛太低,有钱就能玩。拿地时不怕与大型开发商竞争,就怕杀出不熟的黑马无法应对。
范小冲告诉《华夏时报》记者,IPO重启,股市融资能力的恢复,也刺激了需要上市的开发商拿地来吸引投资者,达到保值增值和拿地圈钱的目的。新增加的巨量信贷入市,已造成货币流动性过剩,实体投资的信心又很难恢复,大量资金涌入楼市和股市避险,增加了这两个市场的泡沫。
2007年不少高价地还未消化完,紧接着制造的地王命运堪忧,面粉贵过面包的时代又开始了。
范小冲指出,这个时期与2007年高价地明显的不同是,有效需求是否还能推动楼市销售仍存疑,除楼市和股市外,实体经济恢复仍然缓慢,就业问题十分严峻,还有什么能支撑起高地价和高房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