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国家对开发商拿地出台新政的消息,让不少武汉本地房企担忧会被进一步边缘化,而在汉的全国性房企则大多表示不受影响。据统计,仅7~11月,武汉就卖出4500亩土地,其中大多数被我市排名前20的开发商或外地地产大腕拿走。
地产大腕拿地又多又快
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开发商拿地非常“勤快”,除3、5、6月没有土地成交外,其余8个月均有土地成交,而9、10、11月3个月的土地成交量最大,地块成交也最多。
仅7月~11月,武汉市的土地成交面积就逾4500亩,是去年中心城区1516亩成交量的近三倍,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住宅与商业用地。
此外,我市绝大多数较大的住宅用地背后,都是业界大腕在唱主角,如中国建筑在10月上旬买下的1000亩超大地块,是花费18亿元的重金才击退金地、保利、武汉联发投的“狙击”。
即使是市中心的中小地块,留给本地中小开发商的空间也是越来越小。在今年的第九次土地拍卖会上,古田四路靠轻轨的一个41亩地块吸引了9家开发商,但竞拍一开始,福星惠誉、保利、万科等大腕就快速举牌喊价,其他开发商几乎连举牌的机会都没有,最后被厦门名企联发集团以高出起拍价近七成的价格获得。
中小开发商转战外地
12月17日,财政部、国土部等五部委出台《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明确开发商以后拿地时,首次缴款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让款的50%。
对于国家在土地付款方式上的新要求,一家商业地产开发商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开发的项目普遍都经营得不错,所以现在很多银行都抢着来贷款,资金根本不成问题。而在武汉占重要地位的一些港资或外资开发商,资金来源就更为复杂,如香港瑞安房地产就于16日与包括法国巴黎银行工行亚洲、建行亚洲在内的9家银行,签订总额港币10亿元的无抵押银团贷款,用于开发内地的房地产项目。
相对于地产大腕们丰富的融资渠道和不差钱的现实,武汉很多中小开发商不得不将目光转到武汉以外的地市。据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协会的粗略统计,目前我市到仙桃、襄樊、荆门、宜昌等城市发展的开发商至少有40家以上。
不利于武汉房价的稳定
专家分析认为,中小开发商的退出并不利于武汉房价的稳定。虽然大开发商开发楼盘的品质、信誉比小企业高,但价格每平米也高出500~1000元,如近期开发较热的新华西路,一武汉本地小企业开发的楼盘售价每平米7000元左右,同地段外地开发商的售价则可高达每平米8000~1万元。
市房地产开发协会的统计也显示,2007年我市开发商20强中有12家本地企业,而2008年则只剩下8家,外来全国性企业有逐渐“垄断”楼市和获得同一片区房价定价权的倾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