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站首页 - 二手房 - 新房中心 - 写字楼 - 家居 - 装修 - 房产金融 - 免费发布 - 视频看房 - 楼市杂志 - 评论 - 合同 - 国家政策 - 房产知识 - 互动社区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写字楼新闻
国内建筑"三十而爆"现象普遍 规划赶不上变化-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
国内建筑"三十而爆"现象普遍 规划赶不上变化
发布时间:2010/4/7 8:27:12
来源:中国证券报
  

  4月6日,“中国建筑寿命仅30年”的一则消息引起公众关注,报道称中国建筑平均寿命仅30年。分析人士表示,这与我国拆新建新现象普遍、规划赶不上变化、建筑本身的质量不高等因素有关。

  上述消息援引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的发言。仇保兴说,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只能持续25—30年。

且如此短暂的寿命还要产生数以万计的建筑垃圾、消耗全球近40%的钢铁、水泥等资源。

  “拆新建新”现象普遍

  2月6日,曾是南昌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的四星级酒店五湖大酒店在爆破声中倒下。该酒店建成于1997年,只服务了13年,而爆破之后原址建一座五星级酒店,只为多一颗星。在“经营城市”的口号下,这样的镜头已经司空见惯。城市高架路桥、轨道交通沿途“拆新建新”,更是屡见不鲜。

  中国城市建设中有一个普遍现象:每幢楼宇成功爆破的背后,几乎都是一段建筑“短命”史。建筑专家开始担忧,这是一个规划爆炸、建设飞速的年代,也是一个建筑“短命”的时代。因为规划短视、设计缺陷、偷工减料,我国建筑的平均寿命“50年罕见、30年普遍”,不及国标规定最低使用年限的60%。

  大量尚处于设计使用年限内的建筑被拆除,还会造成资源耗费,并因此产生大量粉尘和废弃物,增加环境负荷。仇保兴说,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据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在每万平方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垃圾就会产生500~600吨;而每万平方米拆除的旧建筑,将产生7000~12000吨建筑垃圾,而中国每年拆毁的老建筑占建筑总量的40%。

  按照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100年。然而,现实生活中,我国相当多建筑的实际寿命与设计通则的要求有相当大的距离。与欧洲住宅平均寿命在80年以上、美国住宅平均使用年限70年相比,我国住宅的平均寿命要短得多。

  规划赶不上变化

  规划滞后、混乱,与未来城市发展步伐不协调,建筑质量再过硬也难逃“夭折”厄运。而造成规划不合理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人为因素。政府主管部门本应立足现实,统筹兼顾历史和未来之需,科学制定城市的总体规划,并严格执行已批准的规划,但事实上,很多地方规划的随意性强。 一些地方甚至存在“规划跟着领导变”的怪现象,领导换一届,规划就改一次,规划赶不上变化。

  由于设计不合理或施工方粗制滥造、偷工减料以及缺乏对建筑的后期保养和维修,同样会影响建筑寿命。比较典型的边规划、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违背了基本建设程序,势必缩短建筑使用寿命。

  “监而不理”也是建筑短命的诱因。施工环节的质量问题本可通过监理避免,但房地产领域广泛存在监管不严现象,使得监理公司没有起好第三方监督作用。

  专家认为,“短命建筑”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精神相悖,尽管今天我国的建设规模还未达到高峰,可是烧制水泥用的优质矿料已感短缺,配制混凝土的砂石在许多地方已十分紧张。一些地区开采砂石已经严重毁损河床、破坏植被,沿海地区如宁波、舟山等地因滥用海砂已给一些工程带来了重大隐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Copyright© 2006 www.shoukaos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   版权所有
北京通州云景东里10号0604室 TEL:+86(10)88789402 13132282109
E-mail:bjbangonglou@126.com QQ:5651564 京ICP备2024054193号-1  技术支持:手靠手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未经本网站书面许可不可转摘 北京租写楼就找北京手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