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盘日涨4000元续:购房者谈判获折扣
本报讯 (实习记者韩大鹏)位于朝阳区五里桥附近的中弘·北京像素两楼盘因开盘时突然提价,并取消此前承诺的多项优惠政策,引发上千购房者不满,致使楼盘停售(详见昨日本报《目击》版)。
前晚6点,上千名购房者守在售楼大厅内等待说法。僵持之后,购房者选出10名代表前往开发商办公室内商谈。据其中一名代表张磊(化名)介绍,10名代表均为购房者自己选举出来的,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在商谈时,代表们坚持让开发商恢复此前的承诺售价,即6号楼均价2万元,7号楼均价2.4万元。开发商负责人则始终不同意维持承诺售价。经过7个小时的艰难商谈,至昨天凌晨1点,双方就楼盘售价达成一致,并当场签订了协议书。 协议书内容为:每平方米2.2万元及2.6万元不变,若在一周内付清全款,则在总价基础上给予92.5%的折扣,若付清首付款,则给予95.5%的折扣。 “我们算了一下,折合完以后,6号楼大概每平方米2.15万元左右,7号楼大概每平方米2.55万元左右。”张磊说,这一价格在较多购房者的承受范围之内。“这个消息传达到销售大厅时,现场多人对此价格表示满意。”随后,近千人手持协议书复印件陆续撤离现场。 昨天上午9点半,两幢楼盘再次开盘,几百名购房者一早便等候在西侧广场上。购房者孙女士称,最初开发商承诺均价每平方米2万元,“现在的价格是每平方米2.147万元,我认为和我预期的价格差不太多。”部分购房者也表示,商谈后的价格在其承受范围之内。 据中弘·北京像素楼盘对外宣传负责人金先生透露,此楼盘的定价和附近楼盘比起来,已经让购房者得到了金额上的优惠。 金先生说,楼盘昨天的销售状况“保持良好态势”,具体售出房数仍在统计中。 开发商又一幕真实的谎言 本报特约评论员白岭 北京的房价在理性回归的呼声中越呼越高。如今又爆出坐地涨价的新闻:位于朝阳区五里桥附近的中弘·北京像素两幢楼开盘就引爆上千人的纠纷。头一天晚上,上千名预付了两万意向金的购房者,被告知两楼价格分别为均价2万和2.4万左右,可第二天开盘时,2万的变2.4万,2.4万的变2.8万。一个晚上每平米坐地涨价4000元。 地产飙升的时期,坐地涨价的事情屡屡发生,成了在火爆的售楼现场,疯狂的买家和狡猾的卖家之间不时上演的一幕游戏。按说,在市场经济中,供求关系决定买卖价格,如果供不应求自然会形成卖家市场,也就是卖方主导,由于市场供不应求,买方之间展开竞争,卖方处于有利的市场地位,即使抬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去。已经有数据显示,开发商买地的速度明显高于土地开发速度。囤地无非是为了炒卖,“供求关系决定房价”更像是一场演出。在这里,地方政府、投资商、开发商都是直接利益人,他们自愿配合形成默契,“供不应求”局面自然形成。 事实上,直接反映住房需求的是租金,并不是房价。目前在城市中,房价的增长和租金回报已经脱节,房价抛下租金飞涨。这其实并不是需求刚性,而是投资过热。房子是股票,是期货,是投资,是投机,炒的已经不是房子本身。这种把房产当成投资的炒作也使得投资者具有“买涨不买跌”的共性,一味追涨,生怕踏空。而不少开发商也正是利用了这种心理制造“恐慌性投资”。 最终掏钱的客户是购房者,他们也是获取真实信息最为不易的群体,很容易被开发商的小计谋玩得团团转。 现场炒作是地产圈钱的最终环节,通宵排队、开盘疯抢、炒房号等,这些怪相在各地频繁上演,其背后多有开发商恶性炒作的痕迹。如此收取诚意金、预购金以及违规放号,一方面大肆圈钱,另一方面制造出房市供应紧张、人们纷纷抢房的假象,并趁机哄抬房价,可谓一石二鸟。 如此这般有恃无恐地“店大欺客”,透出了监管缺失的背景,不能推给市场经济了之。市场经济环境的公正公平,需要法律严格监管来保证。从源头说,切断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利益纽带,依法整治闲置土地;从销售端说,打击违法炒房,限期销售闲置商品房,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等房地产市场存在的违法问题,都该出重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