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买房人受得了“高房价原罪”的板子吗
有多少人正在这样想:等挨过了楼市新政这段时间,房价被调控得差不多了,再伺机出手抄底购盘。可当看到央视《经济半小时》中专业炒房客高位抛出、低位购进,如股市般的房产投资运作模式后,却发现几乎每个人都在这么想。当大家都秉持着这样的思维方式时,是不是也意味着,房价可能永远也跌不下来? 房市新政两周过去,一场供需双方的暗战俨然正在拉开。
当一个市场已经陷入所有参与者都稳赚不赔,甚至暴利致富时,人们对房地产财富如此迷信般的狂热便不足为奇了。或也正是为了压下人们对房市高度期许的虚火,此番号称“精确打击”的新政推出差别化信贷政策,以直接撬动买房人赖以购买房产的金融杠杆的形式,目标直指炒房者。房市顿陷观望,各地方政府的后续细则也似在跟进。28日,北京公布楼市新政,本地居民购房套数或受限,这是国务院新政公布后,首个地方城市出台的执行细则,目标依然指向那些购买多套房的买房人。 可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策固是对多套房贷款、购买限额多有限制,但嗅觉灵敏的炒房客却未见得有多受伤。一炒房客就在央视自揭手法:借用农民工身份证就可享首套房优惠。倘若这一手法真能在楼市中推广下去,新政对炒房团能有多深打击倒还真的未可知。但是,一些试图购买二套房改善居住条件,又不可能用他人身份证替自己买房的购房人,反倒可能在新政中被误伤。 这么说,倒不是质疑新政的有效性。作为理性的经济人,每个人在法律的框架下对市场利益进行合理追逐,其实无可厚非。正常购房自住者如此,炒房者亦莫不如是。如果对市场上的合理需求进行打压,短期可能奏效,但长期看来,恐非治本之举。普通购房者承担不起高房价的“原罪”之责,面对楼市不理性的虚火,政府更应号准高房价之病根,从土地、财税、金融、社会住房保障等多角度着手,对高房价痼疾进行深度疗伤,并积极承担起政府的公共责任,让渡既得利益。同时针对民众的合理投资,开辟多渠道的投资方式,改变唯房地产为大的经济结构,让民众余钱有更多的选择之所,而不是让人们徒自叩问“除了买房我还能怎么办”。 也唯有将房产泡沫真正挤出,令房市利润回归到正常的利润区间,整个房产市场恐才能进入到一个正常市场的理性循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