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房价松动也是理性回归
通州二手房价最高跌近25%!昨天传出消息,3月来一直领涨全市的通州楼市,只13天,其二手房均价比调控前跌了13.4%。 此消息也许会让一些持房待售者不爽,但对北京楼市与北京经济健康发展的大局是个好消息。 近几个月来,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得不少,但一直没走出“越调越涨”的怪圈。“狼来了”喊的次数越来越多,以至于人们对楼市回归理性的信心越来越小。
“信谁还不如信志强”,某个时候,甚至出现市场话语权掌握在个别房地产商手里的怪现象。任志强是个“死多”,摇唇鼓舌口吐莲花,结论其实只有一个:房价铁定不降!有些经济学家也附和:跌也不会跌过6%。 6%的跌幅如何定量测算,不得而知,总之,事实已推翻了这些结论。 房价是个复杂的组合体,很难准确预测它涨跌。任志强就算总是秉以公心,但他的房价预测能迷信吗?房价也并非是只涨不跌的怪物,利益相关方不能因房价下跌而对政府的调控怀揣恶意,或简单地说政府粗暴“打压”。持“打压”论的人,往往也是指责政府是房地产市场“最大的庄家”的人。房价暴涨时不说自己发财,而说政府捞得更多;房价下调时叫苦连天,却不说政府亏得更多,说扶持楼市是政府贪财,调控楼市是政府贪名……总之,他们永远是对的,错的是政府。 笔者认为,至少在宏观层面,价格本无所谓“打压”,说“理性回归”更为合适。价格永远是围绕价值中枢波动的,这一点在股市里看得更明白——2007年的“5·30”也被人称为“打压”股市,半夜鸡叫。但“打压”了之后,沪指反从4000点上冲到6000点。没有了“半夜鸡叫”股价就能永远维持6000点吗?显然不能。回首K线的来时路,当年的“5·30”其实是菩萨的狮子吼。后来沪指从6000点一路跌到1600点,有多少人欲哭无泪! 价格其实也是“打压”不下去的,调控只能影响价格一时,价格真正的推动力在市场。通州房价下调,是因为它有必调的理由——前期的暴涨之因,自然要种下日后调整之果。 所谓的“新政”,与其看成打压房价之政,还不如说是政府对过往政策的纠偏。过去房地产政策最大的缺陷,简单地说,是土地不能自由交易,而住房却能自由交易,因而房地产市场本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市场。土地国有导致土地管控,土地管控形成稀缺甚至垄断,导致土地与房子的流动性极不对称,价格永远扭曲,流动性强的房子形成巨大溢价。加上货币泛滥推波助澜,房价被推向疯狂。在这个过程中,有钱人不断圈房——通州楼市投资客户高达五成,可见一斑。房产交易者不合理地攫取了大量的财富,但中低收入者却不仅没机会,而且还要品尝因之产生的通胀苦果。房价的过分推涨,难道不是对后来者的掠夺吗,不是贫富分化的祸根之一吗?相关的政策难道不应改变吗?在土地不能流动的现实情况下,限制房产市场的流动性,其实是对政策的合理纠偏。这应该不难理解。 至于房价,看上去是被打下来的,其实,它是自己下来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