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住房的阳光应该照在哪里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得到一份材料,材料表明,山东日照为公务员建3500套低价房、别墅专供领导。虽然当地没有对此事进行公开回应,但这一报道还是引起大家对权力分房的担忧,因为这绝非孤例。山西的限价房、河南的别墅群、深圳保障房、陕西低价房等种种乱象,如出一辙。从中我们依稀看到一场权力分享的盛宴:政府机关是宴会的主角,公务员凭票入场。 问题出在哪里? 高房价的压力谁都难以幸免,这是自肥的直接动因;限价房、经济适用房制度的改革,给权力自肥提供了客观便利;尽管1998年房改之后,福利性分房就已经全面停止,但许多地方公务员依旧能享受“内部分房”的好处,这是自肥的历史传统;现在惠及广大公务员阶层的低价房盛宴,既显示了有关部门无视民众舆论的嚣张,也许还来自于“法不责众”的历史经验——上述报道的事例,其共性是领导集体决策。这一做法既使领导们按照游戏规则获得了最大的好处,又显然规避了个人风险,可谓一举两得。 问题的根本还在于严苛的究责机制的缺失。 “人性自利”是亚当·斯密的基本假设,在竞争市场中,自利会互相制衡,但对于权力垄断者无效。2007年胡锦涛关于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的告诫,似乎已被一些公仆们遗忘。对权力的享有者,仅靠道德的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国家不是没有制度,关键在于制度在一些时候不能有效执行,违法也得不到及时追究。目前以政府机关为主体的权力自肥现象,使我们必须对究责机制弱化甚至失效的巨大风险提高警惕。 后续的风险还在于,严重地削弱政府的公信力,拉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在“最先得到阳光”的山东日照,民众戏言,“住房的阳光先照到了干部身上”。社会如同一棵大树,根深才能叶茂。如果地方政府或职能部门,无视“根”的培植,一味地为自己所在的树冠争“阳光”,那么,任它参天大树,也会头重脚轻,面临断裂的危险。 删刈杂枝,正本清源,让阳光照到该照的地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