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铁匠营顺四条西段 商贩从早到晚当街叫卖
家住丰台区顺四条37号院的刘女士日前给本报打电话反映,顺四条路两侧小商小贩不仅占据便道,还把摊位摆到马路中央,使原本不宽的道路拥堵不堪,给周围居民出行造成不便。今年5月以来,问题更加严重,刘女士曾向交管、城管、街道等部门反映,但始终未能解决。 现场 夜晚8时依然人声嘈杂 7月19日,记者来到南三环外的顺四条。 路北侧有一个东森市场,相比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东森市场内显得冷清不少。东森市场门口,路两侧搭着两排塑料棚子,里面卖炸鸡、烤鱿鱼、麻辣烫……现场加工售卖食品,虽然乌烟瘴气,但是生意煞是红火。当记者询问他们是否有卫生许可证时,卖东西的小伙计笑而不语。记者当晚8时离开时,这里仍然人声嘈杂。 影响 垃圾遍地 噪声不断 道路拥堵成“家常便饭” 顺四条原本是一条双向两车道的马路,宽约10米。居民反映,从早7时到晚8时,机动车基本上无法正常通行。而且人行道被挤占了,行人被迫走在路中间,有时还要跳过摆在路上的地摊。顺四条两侧都是居民区,居民颇多抱怨:“这条路真没法走了,要是发生火灾,消防车都进不来。” 20日下午5时40分,记者再次来到顺四条,遭遇了一次交通拥堵。此时正值下班高峰期,来往的人流在摊贩的缝隙里穿梭,十多辆车被堵在马路中间动弹不得。一位居民告诉记者,这里已经堵了近半个小时,类似堵车的现象两三天就有一次。过了10多分钟,交警赶来疏导,又过了20分钟,顺四条才勉强恢复交通。 不仅如此,这里的环境更让人担忧。临街做装修生意的店铺将加工点搬到了马路上,电焊喷出的火星不时溅到行人的脚边。公共厕所门口堆着各种垃圾,引来蚊蝇飞舞,而旁边就是一个卖烧饼的摊位。街面上,烂菜叶、废纸片、破塑料袋、冰棍棒随处可见。从早到晚的叫卖声、吵闹声让住在路边居民楼里的老人无法休息。 探因 新旧市场更替 商贩不愿进场经营 居民讲,顺四条游商大多是过去路南侧市场里的商贩,该市场关闭后,商贩就转移到了马路上。他们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摆摊经营,俨然变成“坐商”了。一个卖菜的告诉记者:“大家都是讲好的,没人来占我的摊位。” 据横七条路第二居委会刘主任介绍,顺四条的环境问题已存在很长时间了。城管来了游商就跑,城管走了他们又回来。今年5月南侧市场拆迁撤市,新市场迁至与顺四条一街之隔的横一条。于是顺四条的游商占路经营变得愈加严重。“现在商贩看到城管连跑都懒得跑。” 记者在新市场了解到,旧市场关闭、新市场尚未开张期间,很多商户就在外面临时摆摊。待到新市场开业后,商户们发现新市场内的生意还没有在顺四条街边好,再加上在街边不收摊位费,很多商户就在这里扎了根。 为了引导商贩进入市场,新市场摊位费普遍比原来每月降低了300元。目前新市场经营了一个多月,但商户们还是认为生意没有以前好。一位卖米的商户告诉记者,顺四条人气旺,价格自然卖得高。在老市场,绿豆可以卖到一斤9元,搬来新市场只能卖到一斤8元。“都指着回头客,要不然没什么人到新市场来。” 执法 城管人手不足 整治难见长效 附近居民讲,城管的车辆每天也会来“打个照面”,但治理成果不如人意。记者就顺四条的问题采访了东铁匠营城管分队一位负责人。据介绍,两周前,他们联合南苑乡与东铁匠营派出所对顺四条游商摊贩进行了联合整治。连续一周,每日对顺四条及东森市场门口的游商进行集中整顿,查没了若干商贩的经营工具和几辆货车。 但整治效果很难保持。他说,城管队员人手不足是不能彻底清查商贩的关键所在。他无奈地说:“分队就20多人,管理区域相当于原来的崇文区,所以队员不可能整天都在顺四条盯着,商贩‘打游击’根本管不过来。” 这里的居民希望政府能够下大力气整治交通秩序和环境卫生,为他们创造一个干净、安全的生活环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