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时评:“黑名单”房企何故能屡屡中标?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工地上经常会见到这条大红标语。盖房子不是搭积木,搭得不好,推倒重来就是。房子是盖给人住的,人命关天。就像前几年上海的“楼脆脆”和刚刚的“楼火火”。当然不止一个上海,这些年,多地发生多起楼房质量问题。人们有理由质问:质量,到底是说在嘴上的还是见诸于行动的?
更严重的是,一幢楼出问题,追根寻源顺藤摸瓜,可能会弄出一大堆“隐患”。
《经济参考报》最近一篇报道披露说,承建浙江省重点项目杭州铁路东站枢纽东、西广场区块配套设施项目的中建三局公司,就被人指认为曾经被杭州市建设委员会列入限制市场行为的“黑名单”,因为这家公司此前在一工程项目中存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报上说,这回招投标的是省里而非杭州市,又援引该省有关人士的话,说杭州市的“仅仅是部门内部的处理意见”,换言之,这个“黑名单”是“内部黑名单”。 省里和市里看法不一致,当属正常。但是,放在建筑这类百年大计背景下呢?其一,内部的“处理”就不算处理了吗?问题就是问题,更何况,处理意见已经十分明确这家公司“此前在一工程项目中存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其二,为什么不去找资质完备、业绩优秀、没有任何问题及 “前科”的投标者?我想,让“黑名单”者中标,无论如何,恐是不妥。好在浙江此工程尚未上马,要改还来得及。 来不及出了事的,实在令人痛心。比如这回的上海11.15特大火灾事故。恰如公众舆论所说的,一出事,一追查准有问题。有报道说,上海火灾大楼承包商上海佳艺装饰,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但已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建筑企业名单”,其主管单位上海静安建总也同样名列2008年度“未按规定开展年度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的名单之中。换言之,这两单位也是进了“黑名单”的。但就是这个承包商,“三年中标60余项政府工程”。真的让人无语。 原因可能有几个:其一,经济账。即算来算去,发包给这类承包商合算,有得可赚。其二,侥幸心理。以为安全质量是软任务,房子矗起来就好。其三,恐怕就是小算盘了。比如“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小算盘,比如“利益均沾”的小算盘。说白了,就是以权谋私,有的,则是人们所熟知的腐败在起作用。这些,一查就会明白的。 从源头上把住,对不够资质的,进入“黑名单”的,一律不用,毫不手软,不留任何口子!我想,这应当是最基本、最起码的。就从这里下手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