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破家族式管理模式瓶颈 碧桂园“换帅”
⊙记者 徐广蓉 编辑 艾家静 1月4日,新年上班第一天,碧桂园前总裁、现执行董事崔建波正式辞任执行董事一职,离开公司。而“新帅”莫斌针对碧桂园管理模式的改革,已经悄然拉开序幕。 尽管公司内部对崔建波的评价充满溢美之词,表示在其任职期间,“碧桂园从"一年一个碧桂园"、"一年几个碧桂园"到"一年数十个碧桂园",业绩卓越”。但熟悉碧桂园的人都知道,碧桂园一直以来就被认为是创始人杨国强“一个人管理的企业”。 对于具有典型家族烙印的碧桂园来说,职业经理人的境遇颇为尴尬。 据记者了解,崔建波对碧桂园的公认贡献在于其财务出身的能力推动了公司上市。但在碧桂园香港上市促成杨惠妍成为“首富”之后,公司发展业绩有所停滞,业内评估其发展受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工程管理混乱,尤其在2008年房地产回调期间,碧桂园因项目施工而受到颇多限制。 也正因此,崔建波的离开被认为是“意料之中”,并未引起震动。此前,崔建波已于2009年7月22日辞去总裁一职,留任公司执行董事,出走已是定局。 年仅43岁的莫斌则被认为在建筑方面非常有建树,具备管理经验,契合杨国强的需求。据传在加盟碧桂园之前,莫斌率领的中建五局就与碧桂园有过项目上的合作。 据记者从碧桂园内部获悉,莫斌进入碧桂园这半年已经办了几件“实事”:为提高工程质量,推出奖励制度,产品合格的施工队可获得每平方米100元的奖励,去年的收楼率提高到了90%,莫斌希望2011年能达到100%。 在管理方式上的改变更惹人注目:不再沿用过去杨国强将项目划分给家族成员分别管理的模式,改为采用目前地产公司通行的“垂直管理模式”,总部服务于项目,项目以销售为主,而销售以现金流为参照,确保资金链。 眼下,莫斌已经与杨国强达成一定共识,公司将在未来发展纯商业地产项目,并且参与保障房建设。不久前,碧桂园作为发起人之一,参与了全国工商联建银精瑞公租房基金。 无论如何,莫斌能否有效淡化碧桂园的家族气息,使其成为一个现代管理形式的企业,仍有待观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