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还没有买的他们最怕的八件事
房子是窝,每个人只要想好好活着,都望有个窝,这是最基本的东西。由此,巨大的需求也让一些纯粹生意人黑了良心,被坑了的买房百姓不计其数。目前,网络及现实生活中所教导的,买房注意的几个问题是:开发商的证件、项目的合法性(五证及公示的其他资料)、合约商签中的注意事项、物业管理公约的内容、购房时对自身利益的保障条款设定、积极向有关机关投诉等。
一、怕加息 这只是个由头,因为买房人的经济能力有限,买房也象过生活样的计划好,每月支付多少贷款,装修成本多少,碰到加息,虽然每月还款额上涨不多,但频率太高心里就不会踏实。 二、怕物价上涨 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物价不涨并非好事。然而在老百姓眼中,每次调整物价,收入上涨的幅度总是跟不上开支增加的幅度,即物价涨幅超过了消费来源的增幅。这是老百姓最怕的,表面上工资涨了,实际购买力反而下降了。 物价上涨还有一个不好的方面,现在用人单位对员工待遇并不跟物价涨否挂钩。 三、怕工作不稳定 大多数百姓买房是为了有个窝,因而当初都是假设工作比较稳定才作出的买房决定。一旦买了房,工作不稳定是他们的大忌。工作不稳定有隐含的、也有显现的。隐含的如企业之于人才面临卖方格局,竞争过于激烈,只求在其位,不敢问及待遇的改变;显现的就是面临企业不断的裁员,岗位不见增加反而减少。因为我国是个劳务型国家,发展最好的又是资本与技术型企业,无疑增加了购房人的心理负担。 当前需求中相当大部分是对工作环境的担心持币待购。 四、怕买房过程中的环节太多 现在的开发分工将房子委托中介销售,办证也有委托,转让就更多环节,办理按揭的还要跟银行打交道,偏偏金融产品又多,让人有换房的冲动,凭添几个新环节。没有免费的午餐,买房人也怕这个那个环节收费及欺骗。 五、怕开发商的附加费用 许多买房人有同感,那就是好多费用在交付时产生,不多不少,即将住进新窝的喜悦让他们最后还是妥协地交了,但心里很不愉快。也没有时间去问政府的打听个真切。 六、怕侵权 买房当窝的都没有太多精力注意房地产方面的法律法规,碍于费用也很少请律师帮忙。这种情况决定了买房人被大量侵权时有发生。现在法律并未对弱者的权益保护提供较多援助,最终也就不了了之或赔偿小钱化事为了。 还有更为严重的,有的小区卖房子的时候说这里是个花园那里是个广场,等住进去后发现那儿盖起了商业设施等。 七、怕城市的重心大幅移动 有些城市新官上任喜欢动三板斧,小打小闹还受得了,有的对一个区域进行裁剪性手术,如原定居住区改建为工业区。相当打乱了购房者原先的预期。麻烦不断又无处申诉。 八、怕经济波动 虽然大多数老百姓没有觉察,这个因素其实最危险。我国持续几年的高速增长,老百姓生活日趋稳定,没有感觉。一旦经济发生紧缩,最痛苦的就是房奴了。 结合老百姓的担心,如果: 1、所在的房子上市前都进入政府的口袋,由政府把关,老百姓买房就有保障了; 2、所有开发商的项目及具体的房源全部纳入政府统计,政府根据供应量决定区域房价政策,则现在的无序购房会减弱; 3、老百姓全部在政府登记购房需求,政府根据老百姓的身份确定他进入某种购房渠道:有的只能购商品房,有的可以购经适房,有的购限价房,有的可以在单位开发的项目中限购等; 4、象办买车手续样的,实行一条龙服务:交钱、选房、办理购房手续、办证、选取物业服务单位、涉及换房交易等全部在一个院子进行。开发商请至政府主理账户结算,政府办税也简化许多,偷税的也不敢明目张胆了。 5、有了政府从中穿针引线,政府还可以设立援助机关帮助老百姓购房。前提是政府稳定政策稳定经济稳定最好不要大的折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