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强“危言”:保障房后遗症或两年后爆发
退职不退休的任志强依然是“任大炮”。
4月10日晚,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在媒体见面会上表示,本轮地产调控,房价波动幅度不会超过10%。他还担忧,目前进行中的3600万套保障房建设,如果最终没有给专有的保障对象,而是变成了一种社会分配,会留下很大的后遗症。估计两年后此轮保障房建设所带来的问题会暴露出来,并且会暴露得非常严重。不过有专家并不同意他的这种观点。 至于其继任者的安排,任志强透露,他从华远集团董事长一职退下后,目前华远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杜凤超可能会接任其职务。 谈调控 地方政府首先扛不住? 调控政策的严控之下,开发商的资金链一直是舆论的焦点。不过,任志强认为,受本轮地产调控影响最大的利益方不是开发商或银行,而是地方政府。“如果今年没有保障房建设任务,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还会好过点。但是,目前身背巨额保障房建设压力,地方政府更是不堪重负。” 任志强的这一观点,全经联研究院地产研究员吴新坚也表示认同。他认为,本轮地产调控不仅影响开发商的利益,同时也打乱了地方政府的卖地计划,以及银行预期放款利息收入。因此,这轮地产调控的力度会慢慢走弱。 对于目前的保障房建设,任志强尖锐地指出,如果最终这些保障房不是给了专有的保障对象,而是演变成了特定权力阶级的内部分配,这对中国未来的影响会很大。他估计,两年以后此轮保障房建设所带来的问题会暴露出来,而且会暴露得非常严重。“现在还没有那么严重,缘于第一次分配会讲一些限制性条件。” 不过,在这一点上,吴新坚则不赞同任志强的观点。他认为,不会出现这种结果,全社会高度关注3600万套保障房建设的问题,特权阶层不会也不敢冒此政治风险。但他同时也强调,目前中国保障房建设是雷声大、雨点小。保障房建设的实际速度会比想象中慢很多,其实,去年580万套保障房的建设任务就未完成。 谈房价 降价幅度不会超10% 谈到今年房地产的走势,任志强认为,房价将主要取决于CPI和GDP。 时下不少观点认为,待7月进入粮食收获期后,中国的CPI就会应声而下,并由此推断这一波的加息潮已近尾声。不过任志强不太赞同此观点。“如果4月的CPI在5.3%~5.4%,5月还会上涨至5.8%或5.9%。”如果CPI掉不下来,目前的银根收紧政策就得继续,这将导致目前进行中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大势不会松动。 第二个因素就是GDP。任志强指出,受日本地震、利比亚战争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将呈现更多不确定性,面临巨大的压力。他认为,以后几个月之内,日本的芯片、发动机、特种钢等不能保障中国企业正常的供应,国内一些产业会受到严重影响。“日本地震会在2~3个月后冲击到中国GDP。” 因此,任志强认为,如果中国GDP增长率以每季度一个点往下掉的话,可能会导致国内货币、财政政策的适度放松。 不过他认为,不管怎样,本轮地产调控中房价的降价幅度不会超过10%。2008年,房价最大降幅曾达到20%左右,但对比2008年,时下开发商的日子远远比当时的日子好过。因此绝不可能降20%或30%。但他同时解释说,如果房价下降10%,加上目前CPI和PPI两项上涨近10%,实际上意味着房价降了20%。 相比任志强所说的 “下降10%”,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吴新坚则比任志强更为乐观。他认为,今年全国主要城市楼价预计会上涨10%~15%,其中,东部沿海及西南地区的三四线城市楼价增幅在20%以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