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视点屈宏斌:最大的不确定性是通胀
统计方法被重置的宏观经济一季报数据出台之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博鳌论坛2011年会上罕见地公开表态:“货币政策适当收紧的趋势,估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话音未落,央行即宣布了年内第4次、2010年1月以来的第10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随之,是今年一季度各项经济运行数据的集中公布。如何解读当前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4月20日,本报记者电话专访了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 中国房地产报:与前几次相比,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有何不同? 屈宏斌:正如周小川表示的,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旨在消除通胀中货币政策方面的不利因素,并且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不存在绝对的上限。我认为,央行的政策处在一个转折点上,即货币政策收紧将是一个可以确定的趋势,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所难免。我一直认为,信贷和货币供应量数据比预计的要高。 除此之外,一季度的外汇占款数据,是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重要原因。央行数据显示,3月末外汇占款余额23.7万亿元。据此计算,3月新增外汇占款4079亿元,较2月的2145亿元增九成。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不但可以对冲外汇流入的新增流动性,还是顺应国际金融趋势,欧洲央行等经济体已纷纷开始收紧银根。 中国房地产报: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是每月一调的频次了,市场该如何回应? 屈宏斌:10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之后,货币政策由稳健转向收紧已是基本共识,今年以来每月一调的的频率,对市场心理的冲击越来越小。 但央行现在更多的调整流动性的手段是公开市场操作,其与存款准备金率配合良好。但6月后,公开市场到期资金将从目前的每月五六千亿元,大幅减少到一两千亿元,10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累积效应,可能导致市场资金面出现拐点。 不过,从全年来看,央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率及公开市场操作这两种数量型工具,可以达成全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6%的目标。 中国房地产报:数量型工具之外,央行会动用价格型工具吗? 屈宏斌:目前来说,通胀水平这么高,资金成本应首先扣除通货膨胀,再来看实际利率。如果资金成本太便宜,会鼓励企业增加库存,甚至囤积某些产品,因此有加息必要。 现在央行可能会慎重得多。周小川讲了,在CPI高企的情况下,利率政策总体要朝应对通胀的方向走,但如果利率政策用的太多或过猛,会招致热钱和资本流入的压力过大。这和当前外汇占款过多的一季度数据有密切关系。 不过,我认为,中国作为比较大的经济体,资本流入要看量。量达到一定程度,负作用就会比较大。目前中国通货膨胀主要还是国内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完全的货币现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