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住宅库存消化仅需8个多月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昨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3月底,受监测的20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创17个月新低,存销比也呈现继续下滑的态势。 报告称,根据上述库存现状,市场消化完这些库存的时间仅需8.3个月。去库存周期明显缩短,使房价依然具备上升的可能性。如果地方政府对细则落实的执行力度较大,将有助于供求矛盾的缓和,二季度去库存化脚步放缓将不可避免。 报告显示,截至3月底,2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7224万平方米,同比减少6.4%,环比减少1.5%。目前库存量创17个月新低,水平大致与2011年10月份相当。库存出现了连续三个月同比和环比下滑的现象。 截至3月底,20个城市中有8个城市出现了库存缩水现象,其中,北京、广州、青岛等城市的库存量本身较大,加之较大的环比跌幅,容易带动20个城市库存出现继续下滑的趋势。 厦门是此次库存环比跌幅最大的城市,跌幅达12%,其库存量是自2010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北京的环比跌幅排名第二,为8.4%,其库存量是自2010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创下了历史罕见的低位。广州的环比跌幅排名第三,为7%。 据了解,3月份,由于对“国五条”地方细则即将出台的预期,以及迎合购房者焦灼的入市心态,房企加大了推盘力度。数据显示,3月份,20个城市月度新增供应量共计100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8.6%,环比增长256.5%,房企推盘再次掀起小高峰。但是,对比3月份1118万平方米的成交量,市场呈现了供小于求的特征,这从另一方面反衬出房企推盘效果明显。 3月份,库存创17个月新低,存销比也呈现继续下滑的态势。报告显示,3月份,2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为8.3。其中,一二线城市的存销比处于数值10以下的水平,目前已接近2011年3月的水平。三线城市的存销比依然偏高,处于数值10以上的水平。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指出,在对“国五条”地方细则出台的预期下,市场弥漫了恐慌的情绪,成为3月份消化库存的最大动力。但是,考虑到二季度各地将落实“国五条”细则,成交“退烧”特征的出现显然不利于去库存化。如果地方政府对细则落实的执行力度较大,那么市场成交将呈现高度绷紧的态势,当然这会有助于供求矛盾的缓和。从这个角度来看,二季度的去库存化效果显然达不到3月份如此顺利的局面,去库存化脚步放缓将不可避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