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站首页 - 二手房 - 新房中心 - 写字楼 - 家居 - 装修 - 房产金融 - 免费发布 - 视频看房 - 楼市杂志 - 评论 - 合同 - 国家政策 - 房产知识 - 互动社区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写字楼新闻
房地产市场的“二人转”-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
房地产市场的“二人转”
发布时间:2009/5/31 16:42:33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编者按:

  2007年疯狂的“地王”竞赛尚未远去,今年5月前后,全国中心城市的土地交易再度升温。此次领衔的是万科、富力等巨头,之前已经有不少开发商不仅从退地中规避了风险,还从今年一季度的楼市阳春中一举将现金流由负转正,现在斥巨资拿地也有了“溢价”的本钱。

  “不差钱”的开发商再次杀回市场,最喜笑颜开的应是地方政府:只有土地价格上去了,才能充实地方财政。即便有人担忧,不以合理节奏出让土地会为将来的开发埋下新隐患,重回调控轨道,在火爆市场刺激下热闹交易的双方也顾不上多想了,毕竟现在谁也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下一个“黄金十年”,以后?将来?在哪儿?无论是土地还是房屋,只要眼下有需求就抓紧行动,先。

  从4月份开始,诸多城市的土地市场主旋律都是“地多、钱少、速来”。

  最典型的是,华北某市一场土地招商会引来95家外地开发商和128家本地开发商。于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场面出现了:看着土地价格随房价一路高歌猛进,土地出让方既兴奋,又忧虑;开发商表面称“形势来之不易”,背后则一手放胆高价拿地,一手抬高房价卖房。

  连续数月传出的开发商快速消化存货的“好消息”,为土地市场的重现繁荣做了注脚:在这个产业链上,当商品房销售压力得到缓解后,开发商必然将注意力转移到土地上来,最终令持续萎靡的市场重现生机。

  这种热闹的场景似曾相识:2年前,多方资本都不经思索地蜂拥至房地产业。开发商在土地市场“豪赌”,并抬高地价,“面包”对“面粉”的价格奋起直追;购房者则乘胜追击,希望能分享“接盘者”因不动产陡然升值所带来的最后一丝快感。

  当时的场景曾令管理层忧心。从2005年开始,多轮“组合拳”从土地、金融,甚至二手房信贷等层面出击,并不断加码,欲给这个行业降温。直至2008年,这种里外协同作用终于见了效果。信贷紧缩,宏观经济形势下行,政策收紧——形势的骤变令交易多方黯然离场。终端消费力的萎缩很快传导至这条产业链的最上端——土地市场。土地市场显现出“高处不胜寒”的窘迫。多个城市的土地出让几乎都有流标的消息传出,即使是底价成交,背后也多是“托市”的。

  当时房地产业界曾对爆发-调整-低迷的发展轨迹“痛定思痛”,甚至认为房地产业大发展的“黄金十年”已经不再,甚至还可能引来一场深度调整,从而彻底改写行业格局。一系列迹象也显示,房地产市场可能恢复理智,从而走向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但今年4月下旬,房地产市场走势陡然转变,房屋销量似乎一夜之间全面飙升。一些地方政府也摩拳擦掌,之前的土地滞销,显然令其再也按捺不住:只有土地价格上去了,才能充实地方财政,也不用坐等遥遥无期的市场回暖。于是,又是一轮“组合拳”,各地救市措施中频繁出现延缓土地出让金缴纳期限、实现土地预出让等条文。

  现在看来,去年地方政府拿出来的土地多偏离市区,并以商用土地居多,所以地价低廉。而真正“黄金”地块都还捂着,等待最佳时机。有观点认为:即便没有去年地方政府层出不穷的土地救市政策,土地市场也会随着交易量的提升而慢慢热起来。土地出让方对今年的年景充满期待并非无稽之谈。

  不知道“黄金十年”之后,是否还有“白银十年”,或是“黄铜十年”。反正地方政府已重新急不可耐地开始出让土地了,这种心情与之前被地价压得透不过气的开发商可类比。

  业内有人担忧:若地方政府眼睛都盯着“存货”,而不关心如何以合理节奏出让土地,也可能埋下新的隐患,再度令市场陷入饱和。

  关键是,现在谁也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下一个“十年”。没有人愿意为子孙为未来做长期打算与远景设计,无论是土地市场还是房屋市场,只要眼下有需求,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不是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Copyright© 2006 www.shoukaos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   版权所有
北京通州云景东里10号0604室 TEL:+86(10)88789402 13132282109
E-mail:bjbangonglou@126.com QQ:5651564 京ICP备2024054193号-1  技术支持:手靠手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未经本网站书面许可不可转摘 北京租写楼就找北京手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