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壳、合并与注入 重组搭地产股“便车”
2009年上半年,经济回暖、通胀预期、刚性需求等词汇充斥在地产板块的研究报告中,地产板块也当之无愧的成为了A股登高的领头羊之一。 然而,龙头股的涨幅并非最大,今年以来股价翻倍在地产板块中实属司空见惯,涨幅在200%以上的地产股也不少见,例如大连金牛(000961,股吧)、中天城投(000540,股吧)、ST潜药、新湖中宝(600208,股吧)、大龙地产(600159,股吧)、等等。 这些公司的股价能一飞冲天,似乎都离不开与地产有关的“重组”这一催化剂。 “重组概念在第二季度源源不断,尤其在地产板块,哪个板块火,搭便车的也就越多。”上海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地产行业研究员对本报记者表示。 借壳ST公司 据上述研究员介绍,目前搭地产股行情便车的行为可分为三类,其中市场热度最高的还是房地产公司借壳,这一类的代表有ST潜药、ST东源等。 7月14日,ST潜药发布公告称重组和发行新股获得了证监会批准,重组完成之后,公司大股东珠海中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珠股份)持股达47.22%,同时发行4100万股股份购买相关资产。 北京一家券商的销售交易部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透露,他在春节后就听到一些客户在谈论ST潜药可能被地产公司借壳的消息,其中一些私募客户的建仓成本仅为9元左右。 另一只ST股票的情况与此类似,6月4日,ST东源公告称,“拟新增股份吸收合并金科集团,重组完成后,金科集团全部业务、资产与负债由公司承继,公司将申请承接金科集团相关经营资质,成为房地产开发公司。” 紧随其后的是14个涨停板,股价在数日内轻松翻番,该股在今年以来的涨幅接近300%。 据上述券商人士称,“市场传闻较多的还有ST海星、ST宝龙等。” 国泰君安分析师孙建平表示,“将房地产行业给予推荐评级,主要还是在房价普涨的前提下更看好核心城市、高端和核心地段房产,对应的是富人阶层和中产阶层可能不断增长的保值增值防通胀置业需求。” 上述基金研究员也表示,虽然许多投资者热捧这类被借壳的地产概念股,但是对于基金而言,首先购买ST类的股票需要慎重,而且有严格的上限,加上重组题材很难把握风险,一般不会考虑投资。 大股东注入地产业务 除了上述重组“猛药”之外,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地产公司一跃成为资本市场宠儿则借力于联手合并,这也是上述基金研究员所说的第二类搭便车形式。 新湖中宝于2009年5月12日对外宣称与兄弟系公司新湖创业(600840,股吧)换股合并。新湖创业被吸收合并入新湖中宝中,合并后,新湖中宝的主营中,房地产比例将超过七成。 上述消息公开当日,新湖中宝上涨5.68%,而截至7月15日,短短两个月中该股涨幅接近50%。 孙建平认为,吸收合并后新湖中宝的土地储备增加89万平米,整体权益规划面积将达到740万平米,公司的资产总额由118亿元增加至136亿元,增加了15.14%。 上述基金研究员认为,“如果按照土地储备来测算,新湖中宝现在的股价还处于低估。” 另外一类沾上地产光的股票则是大股东有地产公司或有一些土地储备及开发项目,准备注入到旗下上市公司,例如大连圣亚(600593,股吧),其主业则是旅游。 上述券商人士介绍,“大连圣亚的涨势较为温和,但是仍然有利好传闻,其大股东有地,只是资产注入的具体时间在短期内不太确定。” 上述基金研究员坦言,市场上可能存在炒作的地产或地产相关股票还有南京新百(600682,股吧)、阳光股份(000608,股吧)、中华企业(600675,股吧)、大龙地产、福星股份(000926,股吧)、香江控股(600162,股吧)、中粮地产(000031,股吧)及深长城(000042,股吧)等数家,每家的故事都大同小异。 不过,北京一家投行的保荐人对本报记者表示,大股东将房地产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操作难度主要看上市公司的主业和土地性质,一般情况下比较容易操作,只要股东大会通过就可以。但是如果上市公司经营范围没有房地产业务,想划地开办房地产业务就不容易了,需要履行一大批手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