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永健:信贷资金流入股市楼市说法缺乏依据
“下半年,资本金调整、政府投资项目继续推出、房地产市场持续回暖将推动贷款继续保持高增长。但监管层会有针对性地加大资金回笼力度以及更具体的微调,比如信贷结构调整、加强风险指导和控制等。如果这种增速不能得到适当控制,监管层将会视今年三季度以及11月、12月的数据而定。在趋势明朗化,尤其是物价数据确定之后,不排除明年年初货币政策会进入中性化的政策倾向。” 7月15日,央行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货币信贷运行情况,称“货币信贷迅速增长,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同时,央行已经加大了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市场盛传央行将针对数家银行实施“定向惩罚”。信贷收缩的迹象似乎越来越明显。 交通银行(601328,股吧)研究部鄂永健博士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下半年监管层可能会在适当宽松货币政策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地微调,而一旦信贷增速仍然过快,不排除明年年初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将全面进入中性化的可能。 中国房地产报:近日,市场传出央行将会发行惩罚性的定向票据回收流动性,并且目标已经锁定了10家银行。你如何看待近期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的举措? 鄂永健:这是央行在适当宽松货币政策的基础之上的一个微调,以差别性的方式加强信贷指导,稳定市场。 目前这种惩罚性的定向票据主要针对的目标是那些股份制的中小银行,因为这些银行在这轮信贷猛增中表现积极,但是它们在经历快速放贷后可能面临资本充足率低的情况,必须对它们实行更严格的指导。 我们预计,央行还将会通过公开市场适度加大回笼力度,比如近期通过一年期央票发行重启、加强窗口指导和加大风险提示等方式适当回收流动性,引导信贷合理增长。 中国房地产报:上半年7.37万亿天量信贷的去向一直是市场人士追踪的焦点。鉴于目前股市楼市在信贷冲击下频现新高,很多人判断信贷资金20%已经流入股市,而且推断50%的信贷资金没有进入实体经济,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鄂永健:信贷资金进入股市或多或少总会存在,但我们不同意有关信贷资金的20%进入股市和50%没有进入实体经济的判断,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看用来反映证券交易保证金存款的“其他存款”,其上半年增量占同期人民币贷款增量的比重约5%。 二是看以居民户中长期贷款为代表进入楼市的资金,上半年该项增量占比,按保守估计也仅在8%左右,其实这可能还算上了车贷等中长期贷款。 三是看大部分票据资金作为低成本的资金,替代流动资金贷款进入了实体经济,不能认为所有票据资金均与实体经济无关。而且,新增票据融资在今年二季度后显著走低。 四是看上半年对公贷款和对公存款增量之差为4373亿元,扣除向职工发放工资和年终奖金部分则更少,企业资金大规模进入股市的说法也不成立。 五是看如果确实像市场传闻的只有较少新增贷款进入实体经济,我们就不会看到目前的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增长、工业增加值回升的局面。 最后我们还可以将以上数据和市场最疯狂的2007年上半年做一下比较。2007年上半年仅第一项近似等于保证金存款的“其他存款”就超过7800亿元,占整个上半年信贷总量的30%。而今年上半年按照最保守估计,进入楼市股市的总资金比例也不会超过15%,仍然处于理性可控的状态。 中国房地产报:不少专家警告,如果继续按照上半年信贷猛增趋势发展而没有有效的政策调整,中国将会遭遇通货膨胀和金融风险,预计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货币和财政政策将进入全面中性化,比如放缓新开工审批以及加息等措施。 鄂永健:有这个可能。下半年,资本金调整、政府投资项目继续推出、房地产市场持续回暖将推动贷款继续保持高增长。但目前的增速显然是需要进行微调的,不过,暂时总体基调还不会有很明显的改变。监管层会有针对性地加大回笼力度以及更具体的微调,比如信贷结构调整、加强风险指导和控制等。 毕竟,中国还面临产能过剩的状态,短期内通货膨胀不太可能会出现。但如果这种增速不能得到适当控制,监管层将会视今年3季度以及11月、12月的数据而定。在趋势明朗化,尤其是物价数据确定之后,不排除明年年初会进入中性化的政策倾向。 中国房地产报:近日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明确强调要严格执行二套房贷收紧政策,同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发文明确指出进一步加强房贷的把控。这是不是意味着下半年监管层将对房贷、开发贷会有更加严厉的收紧政策? 鄂永健:我们仍然维持下半年货币政策保持基本稳定、以微调为主的判断。在出口形势依然严峻、投资尚未全面恢复的情况下,我们认为目前尚不是政策收紧的时机。 监管层只会在目前房贷政策层面实行更严格的执行措施,而大幅度收紧的可能性不大。毕竟目前楼市刚刚回暖,需要的只是平稳,防止向过热转化。而如果一旦给以猛烈的打压政策,会让刚刚转好的形势一下子倒下去,我想这也是监管层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中国房地产报:根据央行的最新披露数据,今年二季度新增外汇储备1778.7亿美元,比一季度多增1701.5亿美元;同时美国财政部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今年5月中国增持美国国债380亿美元,持有总量达到8015亿美元,达到今年以来最大幅度的增持。市场已经有批评声音认为,担心中国经济掉入“美元陷阱”之中。 鄂永健:其实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确是属于无奈之举,尽管目前美元疲软,但是国际货币体系短期内还无法改变,暂时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能取代美元的地位。即使是按照原来的增持比例不变,由于外汇储备的大幅增加,增持美国国债的数量也必然随之增加。 且按照已经持有的巨额美国国债来看,中国肯定是不希望看到美元贬值的,如果不去买美国国债而去增持欧元、日元的话,无疑是给外界传递了一个看衰美国的信号,直接将导致美元贬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