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隅赴港上市记
08年金隅的业绩单依然令人可喜,资产规模、实现利润和营业收入与1992年相比分别增长13倍、7倍和15倍 7月29日,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香港主板市场,运筹近4年之久的金隅集团整体上市计划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今年以来首家在香港成功IPO的内地地产企业。 赴港之路 北京金隅29日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开盘报10.20元,较招股价6.38元高出59.87%%,全日最高见10.5元,最低报9.82元,成交7.52亿股,涉及高达76.49亿元,超越60亿元的集资额。 据悉,金隅本次招股共发行9.3亿股,以上限每股6.38港元定价,预计集资净额约55.75亿港元,其中41.81亿港元将用于扩展现有设施、建设新设施或收购扩大本公司的业务源,17.28亿港元用于开发经济适用房项目,其他的用于偿还贷款以及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金隅于今年7月17日在香港公开招股,集资额最高近60亿港元,成为继忠旺之后香港今年来第二大的新股集资,瑞信、摩根大通及麦格理是该IPO交易的承销商。 金隅赴港计划早在2005年就已传出。2005年12月25日,为了充实资本金,金隅集团率先完成股份制改造,引入中国材料科工集团、香港合生集团、北方开发集团和天津建材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采取增资扩股的方式组建金隅股份。当时公司高层曾对外称,争取在2008年实现整体上市。 此后的几年时间里,金隅一直致力于推进资产扩充,并且试图将大成房地产开发集团纳入麾下。 2008年11月,金隅集团旗下太行水泥(600553,股吧)曾在公告披露,金隅股份已递交上市申请,无奈碰上了金融危机,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一度低迷,房企上市希望纷纷破灭,金隅股份也不得不暂缓上市的步伐。 “今年6月IPO开闸后,房企IPO上市的愿望开始复苏,金隅拥有国资委背景,加之水泥与地产行业都相继火起来,得到基础投资者的青睐,但严格上讲,金隅不算是一家纯地产股,年初至今尚未有一家内房股上市。”有分析人士认为,尽管为整体上市,但金隅股份赴港上市是以建材为主业申报,上市的金隅地产业务只是部分。 据了解,金隅目前主要业务包含水泥业务、新型建材、房地产开发以及物业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房地产业务已有20年历史,已开发的露面面积达500万平方米,目前的土地储备约327万平方米,是北京最大的经济适用房发展商。 “公司暂时没有回归A股上市的计划,目前公司的区域布局上具优势,覆盖北京、天津及渤海地区,希望未来将进一步发展至浦东及深圳。”完成在港上市后,金隅集团董事长蒋卫平表示。 大股东认购 金隅的成功上市,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主角即金隅的发起人之一、第三大股东——合生集团,合生集团持有金隅股比例为10%,按开盘报10.2港元计算,其持有的金隅股份的资产已达5.2亿港元。 此前,合生入股金隅股份一直为业界所惊诧,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两个毫无共性的地产企业。但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合在高档物业方面的开发和经营实力以及金隅的丰裕土地储备或者是双方一拍即合的契约”。从金隅股份的认购情况可以看出,合生集团对金隅股份的上市可谓“不遗余力”,金隅成功上市的背后也有合生的身影。 即使面对金融危机,08年金隅的业绩单依然令人可喜,资产规模、实现利润和营业收入与1992年相比分别增长13倍、7倍和15倍。截止09年5月底,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8%,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2.6%。 此外,根据金隅IPO的保荐人发表最新报告称,预测该公司2009年的盈利将达到14.01亿元,较上年增长120%,2010年的盈利可能达到22.46亿元,预估金隅估值介于204亿至283亿港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