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视点:房地产开发将从城市向郊区转移
在18亿亩耕地“红线”仍卡得很紧的情况下,宅基地作为农村非农用地,一旦可以自由流转,地方政府便可增加建设用地,是一个“腾挪”用地指标的潜力空间。“集体建设用地一旦"开闸",无疑将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的紧张,特别是对于土地资源越来越匮乏的大城市具有重要意义。这将有利于缓解楼市日趋紧张的土地供需关系。”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分析师张秀琴表示。
“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城市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乡村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的问题,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迫在眉睫。而在这过程中,城乡土地制度的相互承接成为重中之重。增加供地当然不是开展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和流转的主要目的。这只是在实现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一个副产品,是从我们房地产业的角度看到的一些机会。”张秀琴指出。 不可否认的是,推进农村的土地整合、产业发展,需要庞大的资金,这资金不可能来自农村和农民的自我积累,只能来自于由城市化推高的土地收益。而一旦城市资本与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形成真正的良性互动,开发商拿地的模式也会有所转变,比如不但可以通过招拍挂方式获得土地,也能与集体、私人协议获得土地。“估计集体建设用地形成广泛流转后,会有相当一批开发商瞄准这块成本较低的土地市场,开发布局也从城市向郊区转移。”张秀琴认为。(记者 李和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