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站首页 - 二手房 - 新房中心 - 写字楼 - 家居 - 装修 - 房产金融 - 免费发布 - 视频看房 - 楼市杂志 - 评论 - 合同 - 国家政策 - 房产知识 - 互动社区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写字楼新闻
李晓林获中华骨髓库表彰奖 -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
李晓林获中华骨髓库表彰奖
发布时间:2009/9/19 20:33:59
来源:搜狐焦点网
  

  李晓林获中华骨髓库表彰奖

  ——访全国政协委员,林达集团董事长李晓林

  在长富宫,中国红十字总会向全社会宣告,在全国人民喜迎国庆60周年到来前夕,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入库数据已超越了一百万人份大关。这是一份多么厚重的国庆献礼啊!她标志着海内外400多万华人多种血液病患者所需要的骨髓移植供应规模达到更为实用的程度,使更多的患者获得有效治愈的希望从此有可能变为现实。为了表彰在中华骨髓库重建以来做出突出贡献和无私奉献的个人及群体的先进事迹及精神,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彭珮云会长等领导同志在中国红十字会中华骨髓库百万志愿者数据入库新闻通报会暨博爱基金启动仪式上,向4位来自各界的先进典型代表人物颁发了荣誉证书。

这当中,有一位因长年热心公益慈善事业而颇具社会知名度的房地产开发界的成功企业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常委、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华骨髓博爱基金发起人之一、北京林达集团董事长李晓林,在接过获奖证书后,显得特别激动。对于一位涉足过世界许多国家,成功运作十来个房地产大中型项目,身家资产逾数十亿元的富商来讲,缘何对这样一份只有精神褒奖意义的荣誉看得如此贵重呢?他此时的内心为什么激动万分呢?带着这些问号,怀着对先进人物的敬意,记者对李晓林先生进行了现场采访。

  在采访过程中,李晓林的言谈话语中充满着对中华骨髓库建设事业的深切关心期望和继续支持、永远支持的情感。李晓林回忆说,他少年时代生活在北京一个极为普通的工人家庭。文化大革命中又辍学去了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艰苦的生产劳动和清贫的物质文化生活,一去就是6年。返城回京后,正赶上我国改革开放这一重大历史契机,他毅然放弃了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员工的铁饭碗,下海经商,最终选定了投身房地产开发为自己的主业。经过努力拼搏、艰苦创业,年仅三十多岁的李晓林先生已经是亿万资产的民营企业家。

  2002年,他的一位台湾商人朋友的儿子患了白血病,由于当时大陆的骨髓库库存数据只有不到2万份,配型未能成功,不得不放下繁忙的在大陆的商务,携妻带子返回台湾做了骨髓移植。这件事引发他做出了积极支持中华骨髓库建设事业的决心。

  李晓林动情地回忆道,能在中华骨髓库建设事业中作出一点贡献,并且获得社会和红总会的褒奖,我把它看得很重,比成功运作一个房地产项目、亿万利润滚滚流入自己企业的账户更让我欣喜。这里固然有为公益事业的企业公民责任得以实现的社会价值认同;但说心里话,由于自己一生最眷念不忘的母亲曾是佛教的虔诚信奉者,老人家生前向自己渗透的积德行善的信条,也是驱使自己多做实事帮助穷人和困难群众的不竭动力。这也算作儿子的还愿之举吧!

  说到母亲的教诲影响和还愿,李晓林的情绪又一次显得激动。他说:“如果母亲能活到今天,看到我得到的这份重过千金的大奖,她该会是多么高兴啊!”

  李晓林回忆说,母亲笃信佛教,他的家就住在与雍和宫齐名的嵩祝寺附近。嵩祝寺的钟声与母亲日复一日的祷告交汇成美妙的旋律,几乎成为了他儿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文革”初期李晓林的父亲像许多无辜者一样,只因为会讲日语而被打成了特务;母亲因为信佛就被街道革委会一遍遍传讯;嵩祝寺也被当成封建迷信的发源地被破坏的一片狼籍,这些都在李晓林幼小的心灵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母亲含着泪把佛像交给了革委会,回来后悲痛万分。李晓林为安慰母亲受伤的心对她说:“妈,您别哭,等我长大了我会给您请更多的佛,我要让嵩祝寺恢复原来的样子。”这句安慰母亲的话,多年后竟成为了现实。1995年4月,事业有成的李晓林捐资人民币500多万元重新修复了嵩祝寺,实现了儿子对母亲的承诺,也圆了自己少年时的一个梦想。

  李晓林从对母亲的怀念思绪中摆脱出来后告诉记者,一个人用做公益事业来还亲人的宿愿是出于朴素的亲情,但这还不够,应该把胸怀扩大一些,为更多的人做力所能及的公益慈善事业才更能实现他的人生价值。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记者从多方了解到,李晓林在支持中华骨髓库之前,一直在许多领域践行着自己的这一信念,用他的话来概括,就是“取之于社会,还报于人民。”

  成为巨富的李晓林保持了一颗平常心,保持了普通人的本色。他不吸烟、不喝酒,更不会打麻将。他没有忘记祖国母亲对他的哺育,当社会和他人需要时,他总是慷慨大方、义无返顾。

  1995年,捐资人民币550多万元,修缮文物重点保护古迹嵩祝寺;同年为纪念北京建城3040年,捐资100万元人民币,用于保护和修复房山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1996年,捐资50万元人民币,在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成立北京市第一所棋类专业学校——北京晓林棋校,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为该校提写了校名;1997年,为北京市发展侨务事业基金会捐资40万元人民币;1997年,在香港回归之际,捐资20万元人民币,与民建北京市委共同举办了“迎香港回归”书画展;1999年,为民建中央中国企业家教育基金捐款人民币50万元。除此之外,他还为北京外国语学校捐款人民币100万元设立青年教师奖励基金,并组织安排中外青年学生和教师进行学术交流。

  每年的儿童节、建军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前夕,李晓林都亲自去慰问教师、武警官兵、公安干警、聋哑学校的师生们,并为他们送去大量慰问品。在民建北京市委举行的各项公益活动中,他也是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捐款捐物有求必应。李晓林非常重视我国的高等教育工作,他经常抽出宝贵的时间去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高校讲课。把自己的创业史和经营企业过程中许多宝贵的经验传授给同学。

  多年来李晓林为祖国的教育、文化、文物事业和多类公益慈善事业捐资捐物达2000多万元人民币。由于他的贡献,北京市政府授予他“爱国重教人士”称号。为表彰他保护文物事业捐巨款的义举,北京市文物局特意为他铸造一尊1.8米高的“功德钟”。

  当记者问到李晓林在得到这样的荣誉之后,将怎样继续在公益慈善事业中发挥作用时,他表示: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要想把公益慈善事业做好一点、做多一点、做大一点,除了爱心和社会责任心之外。资金实力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条件。

  记者了解到,李晓林在自己企业的投资经营中一贯积极而谨慎,“有所为有所不为”,善打成功率。下海经商以来聚财有方,散财有道,真正做到了经商公益相辅相成,互不偏废。李晓林先生不但自身长年投入公益慈善事业,更注重运用自身的影响力和带头作用,组织带动身边志同道合的企业界同仁,共同参与支持公益慈善事业,除了在中华骨髓库建设初期发起组织了十几家企业家共同设立中华骨髓博爱基金之外。还在全国政协大会上,多次与其他委员联名提案,呼吁全社会共同支持中华骨髓库建设事业;吁请国家尽早将骨髓移植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畴,充分发挥骨髓库的作用。李晓林先生身为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常委,同时担任中华思源工程扶贫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在公益慈善事业上,他的活动平台更大,他的工作热情更高,他的成绩也更令人赞赏。

  特别在去年抗冰雪灾害和“5.12”抗震救灾斗争中,心系灾区、身体力行、敢打硬仗,出色地完成了各项赈灾工作,赢得了灾区人民的广泛赞誉,充分展示新一代民营企业家的高尚情操和爱心风采。

  去年年初,我国南方地区发生了数十年不遇的特大冰雪自然灾害。得知南方灾区情况,李晓林同志寝食难安,凭借民建会员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一心为民的精神,顾不上照顾身患重病的父亲,全身心地组织和带领基金会全体工作人员,日夜奋战在抗冰雪灾害第一线。2月初他率先向全国民营企业发出“思源冰雪援助行动”倡议,第二天即与北京青年报社联合发起了历时18天的“冰雪援助基金”活动,创造了国内报刊媒体长时间为灾区捐赠超过1000万元的历史记录。

  去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震惊全国。当日下午在地震发生不到一刻钟,李晓林同志即刻率领基金会全体人员进入战备状态,组织并部署基金会开展抗震救灾战时工作,当夜即与中央电视台、北京青年报社等主流媒体研究联合开展抗震救灾募捐活动。

  当时成都军区在四川灾区担负救灾任务的一位领导讲:当一大批灾民接到民建中央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的救灾款物、当一批批学生陆续走进基金会援建的抗震学校中、当那些心理受到创伤孩童正在得到思源工程基金会的安抚时,我们都不能忘记,曾经有民建中央的关怀、有民建中央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的支持、有李晓林秘书长一心为灾区的精神。

  作为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的他,也是自身企业的领导者,他自己企业的项目当时正处于开发建设的关键时期,却自觉暂时放弃对自己企业的关注,一心投入到抗冰雪和抗震救援的活动中,并且在抗冰雪援助行动中他主动捐献20万元;在四川汶川地震后又主动捐出50万元。人大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主席在民建中央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对李晓林同志给予这样评价:“晓林很辛苦,天天在第一线,不但是这次,在抗冰雪灾害中也是这样,我说他都成了我们的专职干部。”

  由于李晓林和基金会全体人员的优异表现,基金会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李晓林个人荣获民政部授予的“中华慈善奖”。

  李晓林先生的公益慈善事业就这样给出了一条明晰的轨迹,致富思源——感恩还愿——投身公益——富而思进——报效祖国。李晓林深知,当一个人把自己的成长与祖国的成长紧密联系在一起时,他就会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向成功;当一个成功者把自己未来命运和喜怒哀乐与广大人民联系在一起的事后,他就会长盛不衰。

  采访结束了,记者从心底祝愿这位与祖国和人民心相连,情相系的成功企业家再创辉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Copyright© 2006 www.shoukaos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   版权所有
北京通州云景东里10号0604室 TEL:+86(10)88789402 13132282109
E-mail:bjbangonglou@126.com QQ:5651564 京ICP备2024054193号-1  技术支持:手靠手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未经本网站书面许可不可转摘 北京租写楼就找北京手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