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先扬后抑?“预测”不能比房价还吊诡
中国社会科学院16日发布的首份《住房绿皮书》指出,2009年第四季度至2010年第四季度住房增量市场与住房存量市场将呈现先扬后抑、价稳量增的态势。在土地市场供给与需求两方面都趋升的力量作用下,土地市场的交易面积将有所增加,土地价格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上升。(《中国证券报》11月17日) 这些年,房价一直都是一个热门话题。
而现实也验证了专家学者们的“预测”,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如今,房价一直处在上涨的空间内,什么时候“价格回归”还真是一个未知数。但预测与现实划起等号,不代表房价就正常。明明已经高得离谱,但还是一路上扬。 房产行业有无产能过剩的问题,看看目前国内的空房闲置率就明白了。据统计,截至2008年12月底,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1.6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1.8%。其中,空置商品住宅906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3%;另一方面,国内房产市场的所谓“刚性需求”存在与否,看看国内的房价收入比也就一目了然。联合国人居中心得出“合理的住房价格”的房价收入比应该为3-6,即房价合理价格水平应是相当于每户居民3-6年的平均收入。可说实话,依当前国内人均收入水平来看,20年的收入也买不起一套房子。 这一点,其实专家们也是认可的。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指出,北京房价已经高得离谱,需要透支三代人的积蓄。而纵然是《住房绿皮书》也明确指出,楼市潜藏着泡沫风险,绿皮书对全国35个城市房价泡沫指数进行估算,结果显示,北京的房价泡沫超过了上海、广州和深圳,实际价格高出基准价格1/4。 这就很是让人看不明白。专家们一边郑重劝告消费者要谨慎买房预防风险,而另一边却不遗余力地运用诸多经济理论数据来证明房价会继续上扬。既然认为房价不合理,又何来的“房价上涨合理”?房价已经够吊诡的了,“房价预测”不能比房价还吊诡。“房价预测”的作用本来是指导消费的,但这般前后矛盾的“预测价值观”,怎能让人相信。 是就是,非即非,如果专家学者对高房价不看好,何如干脆对吊诡的房价走势进行一番脚踏实地的调研,解解公众的疑惑。反之亦然。一边忧虑重重,一边坚定看涨,这种心态或许是复杂的,也注定是一种“忽悠”,没有多少公信力,还是算了吧。 (陈一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