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地收入能否补贴保障房开发商
新闻提示
本市将从回龙观、翠城、朝阳新城经济适用房项目中,划拨部分房源调整成商品房或限价房出售,目前,回龙观项目已完成调整商品房立项核准。 昨天,北京市住建委发布了上述消息。至于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解决开发企业的亏损问题,保护开发商投资经适房的积极性。 作为保障性住房的一部分,经适房就是为了让一部分买不起商品房的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优先保障的应该是老百姓的利益。结果呢?为了保护开发商的利益,将部分经适房改成了商品房。这样说改就改,着实让人难以理解。 但这件事情,也得结合一个背景来看:近来,媒体不断爆出“墙脆脆”、“屋漏漏”等房屋质量问题,而经适房售价相对于市场价低很多,为了盈利,个别开发商就更有可能想尽办法偷工减料。所以,让开发商把部分经适房调整为商品房,从而保证他们“有得赚”,其实也是保证房屋质量的一种手段。 尽管将部分经适房升格为商品房,或许可以避免“水涨船不高,保障房质量令人忧”(参见8月4日本报评论)的情况,但是笔者依然认为此举是下下之策。 这是因为,很多买不起商品房的人都眼巴巴地等着买保障房,有多少套经适房变成了商品房,也就意味着有多少个中低收入家庭暂时失去了通过保障房实现安居梦的可能。 另据报道,大龙房地产公司昨日以50.5亿元的竞拍价格成了北京的新地王,才当了一个多月地王的中化方兴被超越了。也就是说,昨天我们的财政又多了一笔进账。 那么,随着地王频现而不断增加的财政收入,能否拿出一部分补贴给建设保障房的开发商,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保质而且保量地完成保障房建设任务呢? 建的是“经适房”还是“商品房”,这似乎是在规划之初就已经确定的问题,擅自变动恐怕不利于取信于民。 但是如果相关部门能把一部分卖地收入用来补贴保障房开发商,不仅能让等着买房的中低收入家庭有了更大的盼头,而且可以平息大家对于土地财政的质疑,赢得广大市民的掌声。 本报评论员易方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