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资本暗流涌动 上海写字楼市场走势强劲
近半年来,在上海写字楼市场寻宝的并不只有摩根士丹利。
昨日,北外滩地区在建写字楼BM大厦(BMTOWER)的租售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7月初,一家日本投资机构有意接洽收购。“他们想买下整幢大厦1/3的单元,并希望同时获得冠名权。”据悉,BM大厦的预设价位超过2万元/平方米。
在市场向好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双重影响下,近期,各类资本对于上海写字楼的攻势强劲。
日前,一家贸易企业的负责人曾抱怨:欲以3.5万元/平方米的价格洽购南京西路天安中心的整层楼面,却未能成功。而在今年年初,天安中心的报价仅为3万元/平方米。
数位国际房地产咨询公司的专业人士都透露:摩根士丹利目前仍在洽谈收购淮海广场、明天广场等大型商业和写字楼项目,今年年内仍有新的成交可能。
7月21日人民币宣布升值后,自去年下半年开始进入“牛市”的上海写字楼市场,也在第一时间内感受到了汇率调整带来的变化。
“上周五,已经有买家要约见我谈收购写字楼的事情。同时,也有写字楼的发展商问我客户方面有没有最新进展。买卖双方都显得很敏感。”昨日,世邦魏理仕写字楼项目营销部董事许智才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尽管数据上略有差异,但今年上半年,各大国际房地产咨询公司提供的写字楼市场研究报告几乎都得出同样的结论:随着跨国企业纷纷将地区总部迁至上海,上海甲级写字楼需求明显增加,租金不断上涨。
而世邦魏理仕针对全球甲级写字楼市场的一项调查表明,2004年,上海写字楼租金增幅排名全球第三位,远远超过纽约、东京和中国香港地区。
许智才认为,人民币汇率微调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主要在于预期效应和资金流入效应。
前期已购买写字楼的投资者已经享受到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物业增值回报;而目前写字楼市场短期内供不应求,租金上扬走势强劲,购买者不仅可以持有物业保值,也可以通过转租获利。
许智才同时表示,相比大规模的国际基金,更大的力量或许是潜藏在民间的暗流。“我们不能只看到摩根士丹利、ING这样的大基金,一些港商、华侨群体和浙商手上都有规模在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资本,一旦放量,能量相当可观。”许智才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