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上市公司净利同比飙升六成 仍难掩寒意
今年上半年,虽然房地产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劲升六成,但从存货及借款数据来看,其面临的挑战依然巨大。
据Wind统计数据,109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共实现净利润132.0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80.62亿元增长64%。其中,万科A、保利地产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23亿元、14亿元,是业内利润大户。但与去年相比,行业利润两级分化的现象愈发严重。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前10名的企业共实现净利润74亿元,占利润总和的58%,而去年这一比例为37%。
虽然总体上看,净利润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但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借款及存货数据却很让人担心。数据显示,100家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借款总额超过154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022亿元增长51%。其中,短期借款为564亿元,同比增长37%;长期借款为979亿元,同比增长60%。
借款的快速增长表明,房地产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的资金紧张局面比较严重,而长期借款增长较多,情况越严重。因为,在行业的低谷期,要熬过漫长的冬天,需要足够的“粮食”,且“粮食”的成本不能过高。而长期借款比较稳定、利息相对较低,无疑成为房企最青睐的借款方式。
此外,存货则反映了上市公司未来盈利的增长能力。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存货分为房地产开发产品和非开发产品。开发产品包括完工、在建和拟开发产品,非开发产品包括原材料、库存商品、低值易耗品。
由于存货包含了房地产上市公司未来能够结算实现收益的产品,而且还包含了土地等原材料,所以存货的变化非常关键。从数据来看,100家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存货总额为372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104亿元增加1624亿元,增长幅度达到77%。新增的1624亿元库存意味着,房企不仅将面临更大的销售压力,也面临更大的建设资金压力。而且,即便不考虑建设资金问题,按照其上半年的营业收入规模,余下的存货至少也将需要三年时间才能消化。
正如万科A总裁郁亮在一封内部邮件所说,行业资金紧张的局面在数年内不会改变,行业调整还将强化这一特征,调整期内住宅施工和土地购置减少已经成为必然。如此看来,房地产的寒冬不是已经结束,而是刚刚开始。(编辑:房若隔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